公司资讯

当前位置:首页>公司资讯

哀悼短信藏陷阱:警惕电话轰炸新骗局

时间:2025-07-04   访问量:1002

当哀悼遭遇骚扰:短信轰炸电话的困扰

近期,一种令人不安的现象逐渐浮出水面:有人利用哀悼短信作为掩护,实施电话轰炸骚扰。这类行为通常以“悼念逝者”为名,通过群发短信诱导受害者回拨电话,随后对号码进行高频呼叫或信息轰炸,严重干扰正常生活。这种看似“温情”的伪装,实则是对他人情感与隐私的双重侵犯。

诈骗与骚扰的常见套路

此类骚扰往往分三步走:首先,通过伪基站或虚拟号码发送虚假哀悼短信,内容可能包含“好友离世,速回电话”等紧急措辞;其次,受害者回拨后,电话会被转接至收费线路或录音设备;最后,骚扰者可能持续拨打受害者电话,甚至威胁勒索。部分案例中,诈骗者还会窃取回拨者的通讯录信息,扩大骚扰范围。

如何识别与防范陷阱

面对可疑哀悼短信,需保持警惕:一是核实发送号码是否来自陌生或非常规号段;二是通过其他渠道(如社交平台)确认消息真实性;三是避免直接回拨短信中的电话,可先联系共同好友求证。此外,建议开启手机骚扰拦截功能,或向运营商举报异常号码。若已遭受轰炸,及时保存证据并报警。

技术与法律的双重防线

从技术层面看,运营商可通过AI识别高频呼叫模式并拦截异常流量;用户也可使用第三方安全软件辅助过滤。法律上,我国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明确规定,恶意骚扰他人最高可处10日拘留。2023年公安部专项行动中,已破获多起类似案件,涉案者均被追究刑事责任。公众需意识到:利用他人善意的行为,终将付出代价。

重建信任:从自我保护做起

尽管技术手段能减少骚扰,但维护社会信任仍需个体参与。遇到不确定的哀悼信息时,谨慎回应并非冷漠,而是对自身与他人负责。同时,建议亲友间约定紧急联络方式,避免给诈骗者可乘之机。唯有共同提高防范意识,才能让哀悼回归纯粹的情感表达。

上一篇:功夫贷电话轰炸乱象与应对指南

下一篇:没有了!